毛孩脫韁風險高?遛狗不牽繩報警,保護你我也保護牠!
週末公園人多,看到沒牽繩的狗狗亂跑,總是捏把冷汗?別擔心!遇到這種「遛狗不牽繩」的情況,如果狗狗造成危險,可以直接報警處理,保障自己和大家的安全喔!
- ✓ 牽繩不只守法,更是保護
- ✓ 違規遛狗,恐負法律責任
- ✓ 遇到狀況,立即報警存證

遛狗不牽繩的潛在風險:保護愛犬與公眾安全
真的!為了寶貝的安全,該強硬的時候絕對不能心軟!
誰說這是小事?安全面前,可沒有什麼叫小事!
遛狗時,牽繩不只是個配件,更是保護愛犬與維護公共安全的重要工具。許多飼主可能認為自己的狗狗很聽話,不會亂跑,但難以預料的突發狀況隨時可能發生,進而造成難以彌補的遺憾。
潛在風險多面向
- 愛犬可能突然衝向馬路,發生交通事故。
- 未牽繩犬隻可能與其他犬隻發生衝突,造成受傷。
- 狗狗可能追逐路人,造成驚嚇或受傷。
- 愛犬可能誤食有毒物品,危及生命。
遛狗不牽繩的法律責任與罰則
在台灣,遛狗不牽繩是明確違反《動物保護法》的行為,不僅可能面臨罰款,更可能衍生出民事賠償甚至刑事責任。
- 違反動保法:依據《動物保護法》相關規定,未替犬隻繫上牽繩,可處以罰鍰。
- 民事賠償責任:若因未繫牽繩導致他人受傷或財物損失,飼主需負擔民事賠償責任。像是碩豐法律事務所指出,依據《民法》第190條第1項規定,動物加損害於他人者,由其占有人負損害賠償責任。
- 刑事責任:若因疏忽導致嚴重傷害或死亡,飼主可能涉及《刑法》上的過失傷害罪或過失致死罪。
案例分享:牽繩的重要性
一起真實案例凸顯了牽繩的重要性。ETtoday寵物雲報導,有飼主帶著13歲的米克斯散步時,遭遇到一隻未繫牽繩的法國鬥牛犬衝撞,導致米克斯受到驚嚇。飼主當下堅持報警,強調「牽繩不是束縛,而是保護」,避免未來再發生意外。
如何避免遛狗不牽繩的風險
- ✔️ 務必繫上牽繩:這是最基本的保護措施,能有效控制狗狗的行動範圍。
- ✔️ 選擇合適的牽繩長度:牽繩長度應適中,既能讓狗狗有一定的活動空間,又能確保飼主能隨時掌控。
- ✔️ 訓練狗狗:透過訓練,讓狗狗習慣牽繩,並聽從指令。
- ✔️ 隨時注意周遭環境:留意是否有潛在的危險,例如車輛、行人或其他動物。
- ✔️ 定期檢查牽繩:確保牽繩沒有破損或老化的情況,避免斷裂。
遇到未牽繩犬隻攻擊時的應對措施
- ❌ 立即報警:確保能聯繫到雙方,並留下紀錄。
- ⭕ 調閱監視器:盡快調閱事發當下附近的監視器畫面並留存。
- ⚠️ 就醫開立證明:無論毛孩或人受傷,都應立即就醫並開立診斷證明。
- ⭕ 通報攻擊性犬隻:攻擊的犬隻可通報當地動保處列管為攻擊性犬隻。
- ✔️ 向動保處檢舉:可向在地動保處檢舉未繫牽繩的行為,並附上影片、對方相關資料等。
遛狗牽繩不僅是對自己愛犬的保護,更是對其他用路人的尊重與保障。讓我們共同努力,創造一個更安全、更友善的寵物友善環境。
遛狗不牽繩引發狀況?遇到就這樣做,安全報警保護你我!
當真的不幸遇到遛狗不牽繩而引發的公共危險、人身傷害或財物損失,第一時間知道該怎麼處理真的太重要了。我自己會這樣建議你,讓你不慌亂,有效處理當下狀況,避免情況惡化。
遇到遛狗沒牽繩出事,掌握關鍵報警步驟
- ➜ 直接撥打110報警:這是最快速且直接的處理方式。警方會優先處理當下的緊急狀況,例如交通意外或人身受傷等,並協助確保現場秩序與安全。面對狗狗沒牽繩叫警察,能有效避免事態擴大。
- ➜ 提供明確事證:在報警時,盡可能清楚說明事發時間、地點,並描述狗狗和飼主的明顯特徵。如果有手機拍攝的照片或影片,務必主動提供,這些是釐清狀況最重要的證據。尤其當你遇到未牽繩違法報警的狀況,證據更能幫助警方判斷。
- ➜ 記錄造成的影響:不論是人、自己寵物受到傷害,或是任何財物損壞,都要明確告知警方。這會直接影響後續的處理方向與程序。舉例來說,如果遇到狗咬人報警,詳細的傷勢記錄是不可或缺的,這也關係到後續的動物保護法報警或相關賠償事宜。對於公共安全遛狗報警的案例,詳細記錄更是釐清責任的關鍵。
面對突發狀況,保持冷靜和清晰的判斷力最重要。
有了這些資訊,你就是現場的最佳幫手!
延伸案例:遛狗不牽繩釀糾紛,報警處理有保障
遛狗不牽繩怎麼辦?報警?找誰?別慌!
搞清楚狀況再出手,才不會白忙一場!遇到遛狗沒牽繩,想處理卻霧煞煞?這就來幫你整理幾種常見情境的處理方式,讓你不再手足無措:
常見遛狗不牽繩情境與處理方式
方法 | 適合對象 | 使用情境 | 預算風險 |
---|---|---|---|
直接Call 110報警 | 遇到緊急狀況,例如: ✔️狗狗衝馬路超危險! ✔️被狗咬傷/撲倒了! ✔️狗狗害我犁田、車損! |
公共安全拉警報、有人受傷、財物損失慘重。 | 耗時費力,警方很忙,小事別麻煩。報案不符恐吃官司! |
找地方動保處或打1999 | 佛系處理,想檢舉但又不想太高調。 | 單純看不慣沒牽繩,現場無立即危險。想讓政府行政介入。 | 費時,效率慢,需長期抗戰。不用花錢,頂多浪費時間蒐證。 |
禮貌勸說(非緊急狀況) | 溫和派,想和平解決問題,相信對方會聽勸。 | 情況還好,狗狗沒失控,飼主看起來也蠻好溝通。 | 零成本,但風險是對不領情,甚至惱羞成怒。保持冷靜,保護自己! |
簡單來說,就是有立即危險找警察,想檢舉找動保處,想和平解決就自己溝通。
遛狗不牽繩?這可不只是小事!
迷思破解:這不只是「動保法」規定的事
許多人對遛狗不牽繩有個普遍的迷思,總覺得這「只是」動物保護法規定的範圍,警察應該不會特別去管吧?這種想法其實大錯特錯!過去我也曾以為這類問題相對「小事」,警察可能因為公務繁忙而忽略。
然而,事實證明當未牽繩的行為已經引發公共安全疑慮,或是造成實質的人身傷害、財物損失時,事件的性質就從單純的動物管理問題,直接「升級」為警方必須介入的公共安全事件。
根據碩豐法律事務所的說明,飼主對動物負有嚴格的管束義務。一旦未能盡到這份義務,導致他人受傷或財物受損,飼主不僅需承擔民事損害賠償責任,甚至可能觸犯刑事責任。這意味著,警方有權力也有必要在第一時間介入處理,以維護社會秩序與民眾安全。
當「便利」變成「法律責任」
想想看,一隻沒有牽繩的狗狗,即便再怎麼溫馴,在無法預料的情況下,也可能導致以下嚴重後果,將飼主帶入意想不到的法律風險:
- ⭕ 公共危險與交通意外:
- 狗狗突然衝到馬路上,可能導致用路人緊急煞車或閃避不及,引發機車或汽車追撞事故,這時飼主可能需承擔過失責任,甚至是交通事故賠償。
- 奔跑中的狗狗可能與腳踏車、滑板車騎士相撞,造成人員跌倒受傷,不僅要負責醫療費用,還可能面臨過失傷害的指控。
- ⭕ 人身傷害與精神驚嚇:
- 狗狗追逐、撲向行人或兒童,可能造成抓傷、咬傷,甚至導致驚嚇跌倒受傷。這些傷害可能需要長期治療,飼主除了民事賠償,也可能面臨刑事過失傷害罪。
- 對於本身就害怕狗狗的人來說,未牽繩的狗狗突然靠近,會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與恐懼,甚至引發焦慮症狀,這也可能構成精神損害賠償的依據。
- ⭕ 財物損失與寵物衝突:
- 狗狗失控破壞他人財物,例如咬壞路邊的花草、物品,或在他人車輛上留下爪痕。這些都屬於飼主的賠償責任範圍。
- 最令人心痛的,莫過於未牽繩的狗狗與其他有牽繩的狗狗發生衝突,導致無辜的寵物受傷甚至死亡。這類事件不僅牽涉醫藥費用,更可能造成飼主巨大的精神創傷,讓原本的「狗狗沒牽繩叫警察」變成嚴重的「狗咬人報警」事件。
小提醒:面對未牽繩亂象,你該怎麼做?
- ➜ 立即報警(110):當下撥打110報警最為關鍵,讓警方到場處理,確保雙方資訊被記錄,並釐清責任歸屬。這能有效啟動後續的法律程序,處理像是「遛狗沒牽繩出事報警」的情況。
- ➜ 蒐集證據:盡快拍攝狗狗、飼主的外貌、事發地點以及傷害或損失的影片與照片,若能調閱附近監視器畫面並留存更佳。這些是「未牽繩違法報警」或「公共安全遛狗報警」的重要佐證。
- ➜ 立即就醫:無論是人或寵物受傷,務必第一時間就醫並取得診斷證明。這是後續求償或究責的重要依據,特別是當「狗狗咬人報警」時,醫療證明是關鍵。
別再輕忽未牽繩的潛在風險了!作為飼主,繫好牽繩不只是法規要求,更是對社會大眾、其他毛孩以及自身應盡的一份責任與保護,避免從單純的「動物保護法報警」升級為更嚴重的刑事或民事糾紛。
常見QA總結
最近大家對於「遛狗不牽繩報警」的討論度真的很高,關於大家常有的疑問,我整理了以下幾個QA,希望能幫助到大家:
遛狗沒牽繩叫警察真的可以嗎?什麼情況下能「遛狗不牽繩報警」?
✔️當發生公共安全危險,例如狗狗衝到馬路上,或是已經造成人身傷害、財物損失等緊急狀況時,請立即撥打110報警!警方會優先處理這些緊急事件,之後再將違反動物保護法的部分轉給地方動保主管機關處理喔。
這樣做不只是保護自己,也是保護無辜的路人和其他毛孩喔!
報警處理遛狗不牽繩到底有什麼用?
⭕報警能讓警察叔叔阿姨們立即介入,處理像是避免交通事故或人身攻擊等緊急狀況。
⭕而且,狗狗沒牽繩出事報警,警察的處理紀錄也能當作後續法律責任歸屬的重要證據,像是過失傷害、民事賠償等等。
⭕更重要的是,警方的介入也能對那些沒有牽繩的飼主起到警示作用,提醒他們要注意!
狗狗咬人,我應該要先報警還是找動保處?
⚠️如果狗狗真的不小心咬傷人了,請務必在第一時間撥打110報警!因為這已經是人身傷害事件,警方會立刻展開處理。
⚠️同時,你也可以向地方動保處檢舉狗狗的攻擊性行為,讓他們將這隻狗狗列管,避免再發生類似事件。這兩件事並不衝突,可以同時進行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