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門遛狗沒牽繩?小心這些意想不到的罰款與責任,保障你和毛孩的安全!
假日遛狗是許多人的樂趣,但你知道嗎?在台灣,遛狗不牽繩可是會被罰款的!別讓一時疏忽,讓毛小孩和你都破財,一起了解相關規定,安心享受美好的散步時光吧!
- ✓ 未牽繩違法,最高罰1萬5
- ✓ 牽繩護毛孩,安全顧你我
- ✓ 選對工具加訓練,安心遛狗

公園裡的小觀察,藏著大大的法律學問
親愛的毛孩爸媽,別讓一次不小心,讓美好的散步變成惡夢喔!
看到毛孩受傷或造成他人困擾,真的會很心疼啊。
遛狗繫牽繩:保護愛犬,也保護他人
✔️在公園或社區散步時,偶爾會看到狗狗們自由奔跑,沒有繫上牽繩,模樣十分可愛。但當牠們靠近陌生人或小孩時,周圍氣氛難免緊張,讓人不禁思考,多一層保護,對狗狗和大家是否都更好?
⭕事實上,在台灣,放任狗狗在公共場所自由奔跑而沒有牽繩,是明確的違法行為。
- 根據《動物保護法》第20條規定,寵物出入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,應由七歲以上之人伴同,並採取適當防護措施。
- 這裡的「適當防護措施」通常指的是繫妥牽繩。
遛狗不牽繩的罰款與法律責任
1. 「遛狗不牽繩會被罰款嗎?」答案是肯定的!根據同法第31條,飼主可能面臨新臺幣一萬五千元以下的罰鍰。
2. 除了罰款之外,若因未繫牽繩而發生意外,飼主可能還需要承擔額外的法律責任。
3. 以下案例提醒我們,看似平常的行為,其實有著嚴肅的法律責任:
案例分享:遛狗未繫繩的慘痛教訓
根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,新北市曾有飼主因遛狗未繫牽繩,導致犬隻咬死浪貓,最終被處以高達新臺幣4萬8000元的罰鍰,甚至還要參加動保講習,肇事犬隻也被列為攻擊性犬隻加強管控。
- 此案例發生於新北市瑞芳區侯硐火車站附近,飼主因疏忽未繫牽繩,造成犬隻追咬浪貓致死。
- 新北市動保處認定飼主未盡管理責任,且犬隻咬死浪貓行為符合動物保護法規定,故祭出重罰。
- 該犬隻被列為攻擊性犬隻,外出時須配戴口罩,並使用1.5公尺以下的牽繩,加強管控,避免再次發生類似事件。
各地區對遛狗未繫繩的規定
➜ 不只新北市,風傳媒報導屏東縣也已實施新的動物保護自治條例,針對遛狗未繫繩者,經勸導不聽最高可罰新台幣1萬5000元。
- 加強飼主責任: 屏東縣的新規重點在於強化飼主責任,要求飼主帶寵物出門一定要繫繩、使用箱籠及適當防護措施。
- 危險犬種規範: 農業部早已公告,將獒犬、日本土佐犬、紐波利頓犬、阿根廷杜告犬、巴西菲勒犬、還有比特犬等六種犬,列為危險犬種,進出公眾場所前,飼主必須幫狗狗配戴嘴套,還要繫上不超過一米半長的牽繩。
遛狗繫牽繩:小舉動,大保障
繫上牽繩不僅是為了遵守法規,更是對狗狗和他人的一種保護。透過牽繩,飼主可以更好地控制狗狗的行為,避免牠們走失、誤食 опасный 物品,或是在馬路上發生意外。同時,也能減少狗狗對他人造成的恐慌或傷害,讓牠們在安全的環境下享受散步的樂趣。
狗狗開心外出,飼主怎麼做到安心守法?
有了這些準備,你會發現遛狗也能如此輕鬆又安心。
遛狗安全第一步:牽繩與胸背帶的選擇
許多飼主都想知道,如何才能讓狗狗開心地出門放風,又能確保牠們的安全,同時避免觸犯法規?畢竟,遛狗不牽繩不僅可能面臨遛狗不牽繩罰款,更可能讓毛孩暴露在難以預測的危險之中。
➜ 選擇適合的牽繩與胸背帶組合絕對是第一步,就像為寶貝挑選一件舒適又安全的衣服一樣重要。
如何挑選適合的牽繩?
在挑選牽繩時,我會特別留意以下幾點:
- 1. 長度:牽繩的長度要適中,確保狗狗在安全範圍內有足夠的活動空間,同時也要方便飼主控制。
- 2. 材質:選擇耐用、不易斷裂的材質,例如尼龍或皮革,以應對狗狗的拉扯。
- 3. 使用情境:在人潮眾多的地方,建議使用短牽繩,讓狗狗隨時保持在你的視線範圍內;在空曠的公園或草地,則可以使用長一點的伸縮牽繩,讓狗狗有更大的自由度。
✔️ 我自己最推薦的是可調節長度的牽繩,可以根據不同的環境調整長度,非常方便。
胸背帶的重要性
胸背帶相較於傳統項圈,更能分散狗狗的拉力,減少對頸椎的壓迫,對於小型犬或容易爆衝的狗狗來說,是更安全的選擇。
⭕ 選擇胸背帶時,要注意:
- 1. 合身度:確保胸背帶不會太鬆或太緊,以免狗狗掙脫或感到不舒服。
- 2. 材質:選擇透氣、舒適的材質,避免狗狗產生皮膚問題。
- 3. 設計:有些胸背帶具有反光條設計,在夜間遛狗時能提高安全性。
從小培養「隨行」好習慣
除了選擇好的工具,從小培養狗狗「隨行」的好習慣也至關重要!即使在允許放繩的狗運動區,也要確保狗狗在你的口令下能隨時回到身邊。
訓練小技巧
- 1. 口令一致:使用簡單明瞭的口令,例如「來」、「靠」等,並在狗狗做出正確反應時給予獎勵。
- 2. 循序漸進:從短距離開始訓練,逐漸增加距離和難度。
- 3. 耐心:訓練需要時間和耐心,不要因為狗狗一時無法理解而感到沮喪。
遇到未牽繩的狗狗怎麼辦?
萬一真的遇到有人遛狗不牽繩,並且造成困擾或潛在危險,其實是可以向地方政府的動物保護主管機關(如動保處)檢舉的。
❌ 但請注意,檢舉時務必提供具體證據,例如:
- 時間
- 地點
- 照片或影片
這些資訊能幫助執法單位更有效率地處理未牽繩違規事件。
善用工具、搭配訓練,加上遇到狀況時的應對措施,就能讓每一次的遛狗時光都充滿樂趣與安全!
找到最適合你的牽繩裝備!
這樣出門散步再也不用怕東怕西,省心又舒服。
牽繩裝備選擇指南
方案類型 | 誰用最OK | 什麼時候用 | 划不划算&要注意啥 |
---|---|---|---|
標準牽繩+項圈 | 狗狗訓練有素、平時不暴衝、頸部很勇健的中小型犬飼主。 | 輕度散步、狗狗已學會隨行。 | 價格親民,但狗狗若暴衝會拉扯頸部,氣管敏感狗狗不建議。 |
胸背帶+標準牽繩 | 各種體型狗狗,尤其容易暴衝、氣管敏感、好奇心旺盛,或重視舒適安全的飼主。 | 日常散步、訓練、逛街,需要均勻分散拉力時。 | 舒適度高,控制力好,有前扣式設計能緩解暴衝。穿戴可能稍花時間,夏天可能略悶。 |
防暴衝胸背帶+牽繩 | 狗狗暴衝嚴重、體型較大難控制、或正在接受訓練的飼主。 | 專為改善暴衝行為設計,適用於需要強力引導的場合。 | 有效改善暴衝,但初期狗狗可能需要時間適應。確保合身,避免摩擦不適。 |
選對裝備,不只讓狗狗更自在,還能輕鬆控管,避免牠暴衝走失,畢竟《動物保護法》對「遛狗不牽繩」的「狗沒牽繩罰則」最高有「動物保護法罰款」呢!
那些我們曾誤解的「牽繩迷思」與潛在風險
面對這些潛在風險,預防絕對勝於治療。
每次想到這些情節,都讓我不禁打個冷顫,還是繫好牽繩最安心。
過去,我們或許都曾天真地以為,只要自家狗狗夠乖,在公園稍加放鬆一下牽繩應該無妨。然而,許多令人遺憾的意外,往往就發生在這些「沒關係」的瞬間。最大的迷思莫過於那句:「我家狗狗很乖,不會咬人」或「我家狗很溫馴,不用牽繩」。這其實是一個巨大的誤區,因為狗狗的行為即使再穩定,在遇到驚嚇、挑釁或與其他狗狗互動時,其反應都難以百分之百預測。
破解「我的狗狗很乖」迷思:潛藏的不可控風險
即便您對自家毛孩的性格再了解,也無法保證外界環境的變數。我們常忽略了以下幾點:
- ⭕️ 環境刺激難以預測:突如其來的機車聲、奔跑的小孩、其他狗狗的吠叫,都可能瞬間改變毛孩的行為模式。
- ⭕️ 應激反應的衝動:狗狗在恐懼或興奮時,本能反應可能超越日常訓練,導致追逐、撲跳,甚至咬傷他人或動物。
- ❌ 人為疏忽的風險:即使飼主聲稱會全程盯緊,一時的分心,或突發狀況下無法及時制止,都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。
法律責任與罰款:不牽繩的沉重代價
遛狗未繫牽繩不僅是安全考量,更是明確的法律規定。根據《動物保護法》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:「寵物出入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,應由七歲以上之人伴同,並採取適當防護措施。」這裡的「適當防護措施」指的就是繫妥牽繩,對於具攻擊性的犬隻甚至還需要戴上口套。
這項規定並非虛設,違者將面臨實際的風傳媒報導指出,屏東縣實施的自治條例就特別強調,遛狗未繫繩者,經勸導不聽最高可罰新臺幣1萬5000元。這不單是「遛狗不牽繩罰款」的問題,一旦狗狗未繫牽繩導致任何事故,飼主將負擔起法律上的責任:
- ⚠️ 民事賠償:若造成他人財產損失或人身傷害,飼主需負起醫療費、修復費及精神賠償。
- ⚠️ 刑事責任:若導致重傷或死亡,可能涉及過失傷害或過失致死罪,需承擔相應的刑事處罰。
- ⚠️ 加重罰款:視情節輕重,罰款金額可能更高,例如最高可達15,000元,甚至更高。
實際案例分析:疏忽管理釀成的悲劇
我們來看看真實的案例。ETtoday新聞雲曾報導,新北市有位飼主在侯硐遛狗時未繫牽繩,導致犬隻追咬浪貓致死。
➜ 後果嚴重:該飼主不僅因未管理好犬隻及過失致動物死亡,遭新北市動保處裁罰新臺幣4萬8000元罰鍰,還需參加動保講習。
➜ 犬隻管制:肇事犬隻被列為攻擊性犬隻,日後外出必須戴口罩並使用不超過1.5公尺的牽繩嚴加管控。
➜ 警示意義:這個案例明確點出了「未牽繩違規」不僅影響他人,更會導致「狗主責任」加重,並對狗狗本身帶來不便與限制。
不只法律,更是對生命的負責
想想看,如果你的狗狗因未繫牽繩衝出馬路,造成交通事故;或是意外追逐、攻擊到路人、小孩,甚至其他寵物,這些都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,不只對受害者,對自己的狗狗來說也是莫大的風險。
未牽繩的狗狗也容易走失,或是因與其他動物衝突而受傷,這些都是我們身為飼主不希望發生的事。所以,繫上牽繩不只是為了遵守「公共場所遛狗規定」,更是對公共安全、對狗狗自己,以及對自己法律責任的全面保障。
繫好牽繩,是飼主最基本的「愛」與「保護」
身為負責任的飼主,每一次的牽繩行為,都代表著對生命的尊重與對社會的承諾。這不僅是避免「狗沒牽繩罰則」的手段,更是展現「狗主責任」的關鍵。請務必將牽繩視為守護毛孩與他人的重要環節,確保每次外出都是安心、愉快的旅程。
你的遛狗不牽繩罰款Q&A,讓我來溫柔解答
遛狗不牽繩會被罰款嗎?
✔️ 答案是肯定的!在台灣,遛狗未牽繩可是會觸犯《動物保護法》的喔。依據動保法第20條和31條規定,飼主如果帶狗狗去公共場所,沒有繫牽繩,或是沒有用其他適當的防護措施,就會面臨新臺幣三千元到一萬五千元不等的罰鍰。
為什麼遛狗一定要牽繩?
➜ 牽繩的重要性可不只是為了避免收到罰單喔!
- ⭕️ 公共安全:避免狗狗突然爆衝,追逐路人或是車輛,發生意外。
- ⭕️ 狗狗自身安全:保護毛孩,避免走失、被車撞傷,或是和其他動物打架。
- ⭕️ 飼主責任:讓您可以隨時控制狗狗的行為,避免牠隨地便溺,影響環境衛生。
繫上牽繩,才能真正做到保護自己心愛的毛小孩,也是一位有責任感的狗主人的表現喔!
發現有人遛狗不牽繩,該怎麼辦?
⚠️ 如果看到有飼主遛狗沒牽繩,你可以這樣做:
- 1. 向地方政府的動物保護主管機關(像是動保處)檢舉。
- 2. 提供詳細的時間、地點,最好能附上照片或影片當作證據。
- 3. 這樣能幫助執法單位更有效率地處理,維護大家的安全。
希望這些資訊能幫助你更放心地與毛孩一起享受戶外時光,成為一位超棒的負責任飼主!下次帶毛小孩出門,別忘了繫上牽繩,一起快樂又安全地散步吧!